發(fā)布時間:2011-01-21 00:00:00 訪問次數(shù): 漳江小學 信息來源:縣委創(chuàng)先爭優(yōu)辦宣傳組
漳江小學,一個“容納百川”的幸福港灣。肖漫
(一)、勤學不輟,學識修養(yǎng)爭“一流”。
作為一名黨員教師,肖老師牢記了黨的宗旨,黨員義務和權利,增強黨的觀念,發(fā)揚優(yōu)良傳統(tǒng),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謀利益意識,永遠保持堅定的理想信念,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和各項政策,在工作中爭創(chuàng)“一流”,充分發(fā)揮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,努力使自己成為政治堅定,業(yè)務精湛,作風優(yōu)良,愛崗敬業(yè)的先鋒戰(zhàn)士。她還是個樂于提升自己的好教師。她堅信“活到老,學到老”這句話,她一直在進行著高層次學歷的深造。她明白:要給學生一杯水,教師僅有一桶水已遠遠不夠,還要有一股源源不斷的活水。所以她還常常主動進行業(yè)務學習,積極參加業(yè)務培訓,不斷地充電,充實自己。她先后參加了三次國家級的教研教改培訓,不惜身體的勞累,去遠隔萬水千山的教改盛地或取經(jīng)或送寶。近期,她又參加了全省中小學教師遠程培訓,在繁忙的工作之余,她利用休息時間在網(wǎng)上聽課學習,因學習優(yōu)秀,成績突出,被評為了“遠訓之星”,事跡刊登在了遠訓網(wǎng)頁上,受到李湘蓉、陶佑欽等專家的好評。用她的話說,每次學習就是一次洗腦和換血,雖然很累,但她很快樂,她覺得她就是幸運兒。
(二)、教書育人,“愛心”理念創(chuàng)佳績。
作為一名老師,肖老師深刻地領會到教師的人格和品行對學生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,正是這一點指導著她用“愛”的教育理念,與學生建立起了平等、尊重、和諧的師生關系。重感化、輕懲罰,始終以真摯的愛心去感染學生,用言談舉止影響學生。對貧困學生不僅給予物質上的幫助,更以言行撫慰他們敏感的心靈,在精神上給予支持。她班的學生李永祥,家庭特殊,每當在學習或生活中遇到困難時,她總是伸出援助之手,用自己的真誠去打動他,讓他重新得到快樂,在陽光下健康的成長。在教育工作中,她對每一位學生都充滿關愛之心。特別是后進生對他們更是格外的關注,使他們在“我能行”的信念指導下,個個充滿自信,人人有成功的體驗。她所帶的班學風好,班風正,學生們學得活。她班上的學生思品優(yōu)秀率達90%以上,多次被評為優(yōu)秀班集體,她本人也多次獲優(yōu)秀班主任稱號。
在語文教學上,她更是精益求精。所上每堂課都能深鉆教村,貫徹課標新理念,讓學生做學習的主體,趣味中啟智慧,協(xié)作中長能力,探究中求發(fā)展。她常上展示課、觀摩課、各類公開課、比武課及錄相課。曾為中央課題組領導上觀摩課受好評,錄相課《我是環(huán)保小衛(wèi)士》獲國家級二等獎。曾被縣政府嘉獎,一次立三等功,還被授予“市芙蓉杯優(yōu)秀青年教師”稱號。2009年9月1日被評為市優(yōu)秀教師. 2009年9月1日記市三等功.2010年2月再次被桃源縣人民政府授予嘉獎一次.
愛心成就教育。肖老師就是憑著一顆愛心來做好她的教育工作的。“教書育人是自己的職責,愛崗敬業(yè)是自己的本分。”她是這樣想的,更是這樣做的。從教多年來,她一直都是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之中去,心中裝著學生,無論發(fā)生什么事情,都始終把工作放在第一位。她所教班級的學業(yè)成績平均成績在學校乃至全縣都一直名列前茅。她用自己的一片愛心贏得了廣大學生和家長的一致好評!
(三)、開拓進取,教研教改結“碩果”。
一位哲人說:我思故我在。而肖老師想說,是開拓進取的工作讓她的生命更加豐富多彩。教學工作中,她常和同年級的老師們一起鉆研教材,在教學活動中努力貫徹落實“新課標”的各項要求。她所帶的年級組,被縣教育局評為了優(yōu)秀教研組。她每年上好各種示范課、公開課傳達先進教學理念,與老師們一起分享、探討、改進,共同學習、共同進步,她在同事心目中都起到了榜樣作用。她還積極參與了學校“在大班額環(huán)境下提高學生學習參與的有效度”課題研究。為了讓學校的教研教改工作由“小規(guī)模出效果”上開到“擴大化”的層次上,她還主持了“在大班額環(huán)境下提高學生古詩文學習能力”的子課題研究。
課研伊始,新信息、新理念、要消化、要吸收。白天,她有繁重的課業(yè)負擔,夜晚,當人們已入夢鄉(xiāng),肖老師的業(yè)務鉆研才漸入佳境。不知多少個夜晚的煎熬,子課題的實驗計劃,課題實施方案,活動安排等,就這樣擲地有聲地在肖老師那盞略顯陳舊的桔紅燈下誕生了。隨即,“背詩會”、“名詩名句擂臺賽”等一次次生動有趣的教研活動成功召開了。子課題也成功地接受了學校的檢驗,完成了階段成果匯報。出了成果,領導滿意了,同事欣慰了,肖老師也笑了。肖老師還常常為大家進行專題經(jīng)驗講座。她還參與了課題“小學語文自主、合作、探究學習方式研究”、課題“運用信息技術,構建小學生自主探究型學習模式”、課題“新課程實施中小學語文考試與命題研究”等課題的研究工作。同事們樂于詢問她,她總謙虛地說:“我們來共同研究、探討”。然后,總毫無保留地將自己的領悟、體驗傳遞給同行,以求共同提高。尤其全校教室安裝了多媒體設備后,許多中老年教師使用電腦還很生疏,做課件就更是比登天還難。她見此情景,定下了“傳、幫、帶”的計劃。一期下來,全組教師人人都會制作課件了,并且一冊教材課課有課件,實現(xiàn)了資源共享,大家整體水平也相應提高了。在她這只教改領頭雁的帶領下,短短一年時間,參研老師在學生中成功地實現(xiàn)了由“獨奏者”到“伴奏者”的角色轉換,業(yè)務素質有了突飛猛進的提高,教師們不斷創(chuàng)新教法,學生們學法的掌握更是達到了百花齊放的境界。隨著語文教改的成功展開,創(chuàng)新的教育理念已深入同事們的心甜,并影響到其他相關學科,整個教研之風正如那芝麻開花——節(jié)節(jié)高呢!